您现在的位置:环保在线>环境监测在线>资讯列表>天津市2023年碳排放报告、核查与履约怎样做? 看这里~

天津市2023年碳排放报告、核查与履约怎样做? 看这里~

2024年03月29日 10:18:20 人气: 14494 来源: 天津生态环境
  为加强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管理,深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按照《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和《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等要求,天津生态环境局现组织开展全市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报告、核查、履约等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点排放单位范围
 
  (一)纳入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的单位,包括钢铁、化工、石化、建材、油气开采、有色、机械设备制造、农副食品加工、电子设备制造、食品饮料、医药制造、矿山等工业行业和航空运输业(机场)温室气体年排放量达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单位。
 
  (二)上述行业以外的工业、航空运输业(除机场外)温室气体年排放量达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单位
 
  (三)2023年度综合能源消费量超过1万吨标准煤的初次报告单位
 
  对因停业、关闭或者其他原因不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停止排放温室气体,或经核查上两年度温室气体排放均未达到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纳入企业或报告企业,各区要及时上报有关情况,市生态环境局核实后将其从名录中移出。
 
  二、碳排放报告与核查
 
  (一)碳排放报告
 
  1.编制碳排放报告
 
  各重点排放单位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首批10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的通知》(发改办气候〔2013〕2526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二批4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的通知》(发改办气候〔2014〕2920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三批10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的通知》(发改办气候〔2015〕1722号)要求,编制2023年度碳排放报告。
 
  各重点排放单位可申请扣除购入电网中绿色电力电量(详见附件2);以合同能源管理形式购入且自用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不计入购入电量,并同步修正2022年碳排放量。国家有新要求的按照最新政策执行。
 
  2.编制数据质量控制计划
 
  未制定数据质量控制计划(原监测计划,下同)或已制定但存在修订情况的重点排放单位,需制定或更新数据质量控制计划。
 
  各重点排放单位将碳排放报告和数据质量控制计划(包括电子版、盖章扫描件)于3月31日前报所属区生态环境局。各区生态环境局初步审核后,于4月3日前汇总报送市生态环境局。纸质件待现场核查时提交核查机构。
 
  (二)碳排放核查
 
  市生态环境局适时开展全市2023年度碳排放报告核查工作。各重点排放单位要及时确认核查结果,如对核查结果有异议,可在被告知核查结果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所属区生态环境局提交书面材料。区生态环境局核实后报市生态环境局并配合开展复核工作。
 
  各重点排放单位在碳核查工作结束后,及时将修改完善后的碳排放报告和数据质量控制计划(包括电子版、盖章扫描件和纸质版)提交市、区生态环境局。
 
  三、碳排放履约
 
  (一)配额调整。存在核算边界发生变化等情况的纳入企业,可填写2023年度配额调整申请表(详见附件4)申请配额调整,并于核查前将申请表(包括电子版、盖章扫描件)与碳排放报告一起报送区生态环境局,纸质件待现场核查时提交核查机构查验。
 
  (二)配额核发。2023年度配额分两批次发放,第一批次配额已发放至企业登记注册系统账户中。核查工作结束后,市生态环境局将组织核定纳入企业2023年度配额量与应清缴配额量,并将第二批次配额和调整配额一次性发放至纳入企业账户中。
 
  (三)配额清缴。纳入企业应于2024年6月30日前完成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
 
  (四)自愿注销。鼓励相关企业和机构,开展配额自愿注销,为我市碳减排做出积极贡献。
 
  四、相关要求
 
  (一)各区生态环境局要积极组织重点排放单位开展碳排放报告、核查、履约等相关工作。
 
  (二)各重点排放单位要高度重视碳排放管理工作,严格按照要求编制碳排放报告和数据质量控制计划,保存所涉原始记录和管理台账。
 
  (三)纳入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的核查工作同本次核查一并开展,现场核查时间另行通知。
 
  原标题:2023年碳排放报告、核查与履约怎样做? 看这里~
关键词: 碳核查,碳监测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