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雷达生命探测仪——一款功能不少的生命探测仪2025(万象推送)
三维雷达生命探测仪——一款功能不少的生命探测仪2025(万象推送)【型号推荐:WX-3DB,一站式服务厂家选万象环境】
山东万象环境有限公司的三维雷达生命探测仪以其高精度探测能力而著称。该设备采用先进的毫米波雷达技术,能够穿透墙壁、废墟和其他障碍物,精准定位被困人员的位置。其三维成像功能使得救援人员可以实时获取被困者的精确位置和姿态信息,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救援方案。此外,该设备还具备自动识别和分类功能,能够区分动植物和人类的生命信号,避免误报,提高救援效率。内置的数据处理单元可以快速分析并显示探测结果,帮助救援团队迅速做出决策。这种高精度的探测能力不仅适用于地震、坍塌等自然灾害后的搜救工作,还能广泛应用于矿山事故、火灾现场以及军事救援等领域。
本产品是一款综合UWB超带宽雷达、毫米波雷达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制而成的生命体征目标探测设备,原理是基于活动物体会使回波产生多普勒效应,通过高增益天线接收信号、智能识别芯片的分析、定位算法完成对目标的实时跟踪,并将有用的信息在屏幕上进行呈现。该探测仪重量轻,体积小,操作简单,可单兵配备,广泛用于军事消防救援、安检搜查等任务。
一、功能特点:
1、穿墙探测:使用多频发射雷达及高增益接收天线,可以突破视线的物理限制,感应到大于50cm厚的墙体后面的生命体征。
2、3D跟踪定位:采用多波段阵列式雷达探测技术,结合AI智能算法,实现对目标在三维空间中的高精度实时定位与追踪。并通过三维实时渲染目标姿态与位置进行可视化,确保操作人员直观、高效掌握目标动态。
3、静止生命探测:利用多普勒回波信号累积分析,精确捕捉人体呼吸特征,实现对静止或无法行动目标的非接触式生命探测。
4、余震、微震检测:搭载高灵敏度传感器与智能算法,实时捕捉余震与微震信号,并在终端进行报警提示。
5、无线数据收发:手持终端与探测端通过高速无线通信技术无缝连接,支持远程参数配置与实时数据传输。无线传输距离突破100米,确保在广阔区域内灵活操作,当传输距离过远,终端机会进行弱信号报警。
6、配备双移动电源系统,提供超长续航能力,满足长时间作业需求。
7、快速启动:能在3s内完成系统加载,以便紧急投入使用。
8、系统有自检功能,可对检出故障进行提示。
9、抗干挠:位于操作侧的人员正常活动不影响雷达工作,对非前方目标引起的干挠性报警有排除及提示功能。
10、静音模式:无噪音动态显示探测信息、雷达状态,便于隐匿。
11、可识别是否为金属墙面或钢架结构墙体,以便寻找墙体的薄弱处进行更有效的探测。
二、产品参数:
◆执行GB 4943.1-2022《信息和通信技术设备第一部分》标准,并获得国家认可的认证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包含雷达主机一台、手持终端一台、备用供电电池两块、主机充电器一套、手持终端充电器一套、使用说明书一份、专用运输箱一个。
◆探测距离:≤50米
◆穿墙厚度:≤50厘米(砖块、岩石、非金属等墙体)
◆探测角度:120度
◆屏幕:7寸液晶屏
◆工作电源:电压5V,内置5000mA锂电池(续航约10小时);
◆外形尺寸:长400mmx300mmx50mm
◆外箱尺寸:长460mmx390mmx170mm
◆产品重量:7kg(含铝箱)
三、操作说明:
1、使用前请先将支架与探测机相连(或直接将探测机置于可固定位置处),然后将探测面贴紧墙体(注:必要时可先使用金属探测器探测是否为钢架结构墙),调整支架使其不会晃动即可。
2、探测机常按(3s)开关按钮开机,电源指示灯常亮并等待终端机连接,终端机常按(3s)开关按钮开机,然会自动搜索探测机信号,连接成功后会进入探测界面,如遇故障,屏幕会提示“自检失败”。
3、探测到目标后,屏幕会根据目标方位,进行3维动态显示。
4、呼吸检测需要等待15S以上的累积时间才有效,如遇误报,可以轻按终端机的电源键重新初始化呼吸检测。
5、终端机左键可以设置探测机的灵敏度,右键可以调节报警音量。
6、产品为充电配置,配备type-c充电线(兼容手机充电器),充电接口旁小孔为指示灯,其中红灯充电中,绿灯为充满,正常4小时可充满,充满续航约10小时。
7、使用完请直接按开关机键以节约电量,如遇电量不足会自动关机,并导致无法正常开机。
8、注意事项:大型建筑物的承重墙无法穿透!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