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环保在线>环境监测在线>技术列表>地震后“隐形杀手“突袭!这份气体安全保命指南速收藏

地震后“隐形杀手“突袭!这份气体安全保命指南速收藏

2025年04月03日 14:40:09 人气: 110 来源: 深圳市霍尼艾格科技有限公司

在地震救援中,气体安全是关乎救援人员和幸存者生命的关键环节。以下是针对地震现场气体安全问题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一、毒性气体泄漏风险防控

  1. 主要危险源识别:

  • 工业区:化工厂、制药厂等可能泄漏一氧化碳(CO)、氯气(Cl?)、氨气(NH?)等

  • 城市基础设施:破损下水道释放硫化氢(H?S)

  • 燃烧产物:建筑物火灾产生氰化氢(HCN)、光气(COCl?)

  1. 应急处置措施:

  • 建立危险品数据库:提前掌握震区化工企业分布及危险品清单

  • 划分警戒区域:使用扩散模型预测气体扩散范围,设置三级警戒线

  • 个人防护:配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SCBA)及防护服

二、可燃气体爆炸防范

  1. 高风险点排查:

  • 天然气管道断裂(甲烷CH?)

  • 加油站/储油设施(挥发性有机物VOCs)

  • 密闭空间沼气积聚(CH?占比5-15%时易爆)

  1. 防爆管理流程:

  • 禁止明火:救援现场200米内严禁烟火

  • 防静电措施:使用本质安全型设备

  • 强制通风:对地下空间采用防爆风机置换

三、智能检测技术应用

  1. 检测设备配置方案:

  • 手持式多气体检测仪(PID+FID+电化学传感器)

  • 无人机搭载激光气体分析仪进行远距扫描

  • 固定式监测网络形成实时云图

  1. 典型检测参数:
    | 气体类型 | 报警阈值 | 检测技术 |
    |----------|----------|----------|
    | H?S | 10ppm | 电化学 |
    | CO | 35ppm | 红外 |
    | CH? | 10%LEL | 催化燃烧 |
    | Cl? | 0.5ppm | 半导体 |

四、救援行动规范

  1. 进入程序:

  • 上风向接近原则

  • 两人同进同出制度

  • 连续监测(每5分钟记录数据)

  1. 撤离标准:

  • O?<19.5%或>23.5%

  • 可燃气体浓度>25%LEL

  • 有毒气体达到IDLH浓度

五、灾后管理要点

  1. 基础设施检查:

  • 使用甲烷激光检测仪普查地下管网

  • 配电房SF?气体监测

  • 冷链系统氨制冷剂排查

  1. 卫生防疫:

  • 尸体腐化产生的尸胺/腐胺检测

  • 消毒剂残留氯气监测

建议救援队伍配置包含M40多气体检测仪、MSA Altair 5X等设备,并结合BAT决策树(暴露时间/浓度矩阵)评估风险等级。通过建立"检测-预警-防护-处置"的全流程管理体系,可降低气体相关次生灾害发生率约70%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推荐

更多